1957年江西工地挖出一具戴脚镣遗骨,经查证是刘少奇找了两年的人|方志敏|粟裕|烈士|江西省|世界大战|二战

体育作者:admin日期:2022-12-6点击:45



刘少奇

前言

1955年,党中央决定寻找一位已经牺牲20年的革命烈士遗骨。刘少奇同志亲自下达指示,江西省立即成立遗骨调查小组。

但是,由于已经过去几十年,再加上这位烈士当初是被国民党秘密杀害,知道掩埋其遗体具体位置的人少之又少,调查小组的工作陷入困境。

随后,有人提供了一个关键线索:这位烈士行刑前脚上带着脚镣,他的尸骨一定也有脚镣相伴。但是,经过一年多的寻找,大家并未发现任何戴脚镣的遗骨。

1957年的一天,江西一个化纤工厂突然上报,在他们破土动工期间,挖到了一堆遗骨,其中有一具遗骨上戴有一副脚镣。得知这个消息,调查小组的工作人员立即赶赴现场。

同时,省政府给浙江东阳北麓中学发出一封加急电报,要求该校的一位英语老师立即前往南昌。

那么,这位烈士究竟是谁?能够让党中央如此大费周章寻找遗骨。那名英语老师又是谁,与这名烈士又有着怎样的关系?



凌凤梧

给中央苏区送去大量黄金、银元,自己却身无分文

这位英语老师名叫凌凤梧,这具遗骨上的脚镣,是二十多年前,在他的努力下,为烈士换上的。

来到现场后,凌凤梧看着那副套着两根胫骨的脚镣面露悲色。他先是小心翼翼的捧起脚镣,仔细掂量它的重量。随后,他又用手轻轻抹去脚镣上的铁锈,仔细观察。

很久之后,他终于确定:“这就是当年他争取来的那副脚镣!”说出这个结论的同时,凌凤梧忍不住流下两行热泪。他终于找到自己的志敏兄了。

方志敏就是刘少奇要找的人,他是我党杰出的军事家、农民运动领袖,与毛主席、彭湃一起被公认为“农民大王”。另外,以拥有“铁的纪律”而闻名的红十军,也是由他所创建。

方志敏还在苏区首创了股份制、地雷战,以及对外开放的边贸政策,拥有着传奇而又短暂的一生。他牺牲时年仅36岁,毛主席曾感叹:“他死得伟大,我很怀念他……”



方志敏

方志敏常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:“中央苏区大,人员多,我们要尽可能主动的向毛主席以及苏区支援金钱、军需物资。”

于是,他带领部队建立的闽浙赣苏区,仅在1931年、1932年,就分别向中央苏区支援650两黄金、350两黄金。

1933年,他又给中央苏区调去红十军,并带去大量金银物资。没多久,他又派警卫员,再次送去2箱金条,48箱大洋

在出任闽浙赣苏维埃政府主席期间,方志敏经手过的金钱达到数百万以上,但他却始终保持清廉,身无分文,这让后来抓捕他的敌军,惊讶不已。

1934年,因为国民党穷追不舍的围剿,中央红军主力决定转移,开始长征。此时,方志敏需要率领红十军团,告别妻儿,离开他一手创建的闽浙赣苏区,担负起牵制敌军兵力,掩护主力部队转移的重任。

同样是北上,红军主力开启的是一段向死而生的征程,而方志敏带领的红十军团,走的却是要把活路堵死的路线。



红军长征手抄报图片

当时,对他们进行围追堵截的国民党部队士兵数量,是方志敏红十军团的20倍。方志敏部队寡不敌众屡屡受创,最终退至赣东北边缘。他们原本想进入苏区休整,不想国民党早已布下严密封锁。

经过一番血战,方志敏与粟裕、刘英带领800多人冲出封锁。但很快,方志敏就决定调转马头,再回“狼窝”。他对大家说道:“大部队还被困在包围圈里,我是主要负责人,不能先走!”

随后,他命令军团参谋长粟裕和政治部主任刘英,带领部队先走。他与粟裕、刘英就此分开,再也没见过。多年以后,回忆起方志敏当时毅然决然的神情,粟裕表示,那一幕,他记忆犹新。

重新回到包围圈后,方志敏在漫天大雪中,带领上千名苦守怀玉山的战士们,与敌人浴血奋战七个日夜。最终,在弹尽粮绝的困境下,方志敏患病晕倒。



粟裕

在此之前,方志敏就因为长期的艰苦环境,导致患上肺病,经常吐血。但他却坚持不搞特殊,与战士们一起吃野菜与米糠。

战士们知道后心疼不已,悄悄将他的餐食换成白粥,方志敏却皱着眉头说:“我们是红军,官兵平等是基本原则,谁也不能例外,我要跟大家一起吃米糠……”

由于他始终坚守原则,身体情况一直没有得到改善,健康状况越来越糟。但叛徒却趁机将他出卖,一代英雄就这样落入敌人手中。

看到方志敏这个大官,敌人高兴极了,还想着能从他身上搜刮一笔。不成想,他们搜遍方志敏全身,却连一个铜板都没有找到,这让敌人觉得非常不可思议。对此,方志敏只是淡淡地说道:

“我们共产党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的,个个有钱。我们干革命不是为了发财,清贫、廉洁才是我们的生活,而这也是我们能够战胜很多困难的原因……”



方志敏

方志敏虽然被捕,手上、脚上都带着沉重的镣铐,被关在铁甲车上。但他激昂的态度,却让围观群众无限敬仰。即便是蒋介石参谋部的高官,在见到方志敏后,也都一言不发。

随后,方志敏被关进监狱。期间,敌人对他进行各种威逼利诱,甚至用同样被关押在监狱中的妻子缪敏来诱降。方志敏始终没有动摇,他大声呵斥国民党:“你们就是一群屠杀工农的刽子手,我与你势不两立,岂能降你?”

蒋介石深知方志敏是个人才,早在1926年,他就多次设宴款待方志敏,想要拉拢他。因此,眼看硬的不行,蒋介石亲自出面劝降,更是许以方志敏江西省主席的高位,但方志敏不屑一顾:“你还是赶紧下命令执行吧!”



缪敏将自己的照片与方志敏狱中照合成

看守所代所长、班长等人帮忙筹谋越狱

虽然方志敏态度决绝,但蒋介石并未放弃,还想通过在监狱中安插人手,对方志敏进行诱降。但让他没想到的是,劝降方志敏的人,却被方志敏的大义所感动,甚至愿意设法帮助他越狱。

一天,看守所所长带着一位器宇不凡的人来到方志敏的囚室中。所长满脸堆笑的介绍道:“这位是住在本所优待号里的永一先生(胡逸民化名),他向来愿意在狱中行善,今天想过来与你谈谈……”

胡逸民赶忙接过话茬:“我早就已经听说过你们的传闻,很是同情。我已经被关押在这里半年多了,之前在国民党做‘清党’工作时,曾设法开脱过你们的同志,他们都是些可爱的青年……”

听到这里,方志敏此前紧绷的脸上,终于漏出一丝笑容,但他依旧保持警惕:“那你为何被关进监狱?”

胡逸民满脸委屈的说道:“是因为被奸人诬告……”紧接着,他继续向方志敏释放友好信号:“现在我们都失去了自由,我愿意跟你交个朋友,如果生活上有什么困难,尽管开口。”



胡逸民

“谢谢,如果方便的话,请帮忙拿一些书籍或者报纸。”方志敏不卑不亢的说道。此后,胡逸民经常过来给方志敏送书、送报,并借此机会与方志敏攀谈。

随着了解的深入,胡逸民越发敬佩眼前的这位硬汉,他实在不愿再对他有所隐瞒,几经思索,决定摊牌。一次闲聊中,胡逸民终于开口:

“有句话早就该对你说了,你别见怪……我可以随便出入你们的囚室,一方面是因为我的身份,另一方面,是上面想让我劝劝你……”

听到这里,方志敏明白了,但他也只是轻轻的“哦”了一声,既没有因为胡逸民的刻意隐瞒而恼火,也没有直接将对方赶出去。

虽然胡逸民隐瞒了自己与方志敏交往的一部分目的,但他之前所说的,帮助过一些共产党人是真实存在的。

在他担任“清党”审判委员会主席的时候,曾悄悄放走过具有共产党身份的私人秘书,以及一些同乡好友,他也因此被蒋介石关进监狱。



方志敏(中)

胡逸民看了看方志敏的脸色,继续说道:“通过这些天的相处,我看你意志坚定,非常佩服,更加羞于启齿,请你原谅……”

方志敏突然站起身来对胡逸民说道:

“想让我投降?天大的笑话!敌人只能砍下我的头颅,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!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,是宇宙的真理……”

这些话,更加让胡逸民震撼,他对方志敏发出由衷地赞叹:“你真的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共产党人!”

因为这一次的坦诚,两人之后的交往更加密切。两个月后,方志敏被敌人转移到优待号中,但他依旧戴着沉重的脚镣,成为看守所内,唯一享有“如此高待遇”的共产党人,更是优待号里唯一一个戴脚镣的人。

此后,方志敏又先后争取到了代理看守所长凌凤梧、看守所文书上士高家骏,以及看守所的班长、守卫等多人的支持。他们全都被方志敏坚贞不屈的气节、独特的人格魅力所吸引,齐心协力为他越狱提供帮助。



《可爱的中国》中的凌凤梧

但是,由于方志敏不愿意独自逃生,想要与更多同志一起越狱,因此错失了这个生的机会。

后来,国民党想要让方志敏交代一些事情,给他送去了纸笔。以方志敏的性格,是断然不会给敌人留下任何东西的。但他并没有直接拒绝,因为他想借这个机会,给党、给国家、给后辈留下一些东西。

于是,在最后的日子里,方志敏虽然身体虚弱,频繁咳血,但他却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,不停的写作。相继完成了《在狱中致全体同志书》、《可爱的中国》、《我们临死以前的话》等文稿,共计13万字。

看着方志敏肺病复发,日益消瘦,但却整日不停的写,胡逸民担心不已,劝他多休息,甚至主动减少了前去闲聊的时间。但方志敏不但没有停下休息,反而加快了写作的速度。他有一种预感,自己的生命,马上就要走到尽头了。

看着方志敏如此,胡逸民非常不解。终于,他忍不住发问:“你被困在这里,还要写这么多东西,打算如何处理?”



1940年,叶剑英在方志敏照片下写下一首诗

方志敏神色黯然的说道:“最近,我一直在想,我们国家为什么如此贫穷落后,四分五裂?我只是想把自己的所见所想写下来,寄托一点思想……留下这些文字,以明心志。但是,想要送出去,只怕很难。”

看着方志敏写的文稿,胡逸民突然眼前一亮,他激动的说道:“《可爱的中国》,这个题目好!”随后,胡逸民低头思索良久,像是在做一个重大的决定。

终于,他抬起头来,看着方志敏,郑重的说道:“老方,如果你信任我,这件事情就交给我吧。”

“真的吗?好,老胡,如果你愿意为此冒险,那就太感谢了!这个重任,我就交给你了!”

胡逸民能够做出这个决定,属实不易。作为蒋介石的部下,他深知如果被蒋介石发现,他暗中帮助胡逸民,后果不堪设想。由此可见,胡逸民也是个心怀大义的人。

就这样,方志敏在看守所里废寝忘食的连续写了几个月。期间,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,脚上那副十斤重的大铁链对他来说,实在是负担太重。于是,方志敏请求凌凤梧帮他传达想要减轻铁链重量的要求,但军法处却拒绝了这一请求。



方志敏遗骨上的铁链

为了帮助方志敏,凌凤梧想到了一个好理由。他对军法处说:“给方志敏换铁链,有利于劝降。”军法处欣然同意。方志敏脚上10斤重的铁链,就这样被换成了3斤多的。

因此,发现那副戴脚镣的遗骨后,工作人员紧急请来了凌凤梧,毕竟他是最熟悉那副脚镣的人。

毛主席亲题墓碑铭

经过几个月的劝降,眼看没有任何成效,蒋介石开始着急了。再加上当时苏联共产党方面,也给蒋介石打电话,督促他快点释放方志敏,蒋介石不想让方志敏这样的人才回归共产党,但又扛不住外界的施压,便动了杀心。

他给苏联方面回电称,方志敏已经被杀。随后,他火速下令秘密处死方志敏。

1935年8月6日凌晨,方志敏被人从囚室押出,伴随着他缓慢前行,脚镣发出一阵刺耳的叮铃哐啷的声响,附近的胡逸民很快被吵醒。意识到大事不妙的他,一骨碌从床上坐起。



蒋介石

看着被法警押出囚室的方志敏,从自己眼前走过,胡逸民知道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,纵然悲痛万分,但他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。

幸运的是,方志敏早就预感到了这一切,提前将自己所写的文稿,交给了胡逸民。看着方志敏慢慢消失在视线中,胡逸民在心里默默说道:志敏兄,你放心吧,我一定会把那些稿件送出去的!

被押上刑场后,方志敏默默在赣江边站了几分钟后,猛地一转身说道:“来吧!”

随着几声枪响,这位民族英雄,倒在了血泊中。

同年秋天,胡逸民出狱。他始终谨记方志敏对他的托付,度过一段惶恐不安的日子后,他化装成一个生意人,冒险前往上海。本想将这些稿件交给鲁迅,不幸的是,鲁迅先生刚刚病逝。

陷入迷茫的胡逸民,后来又辗转找到了上海救国会的头面人物,章乃器先生的家里,最终成功将方志敏的珍贵稿件,交给章乃器先生的夫人保管。



章乃器

方志敏的遗骨找到并确认过后,江西省委向中央做了详细的报告。党中央当即批示,安葬烈士遗骨。对于曾经帮助过方志敏的人,他的夫人缪敏,十分感激,想要当面表达谢意,四处打听他们的下落。

缪敏曾热情邀请凌凤梧到他们家做客,并给其他人写信感谢。在得知曾经帮助过方志敏的人生活困难后,缪敏立即给对方寄去钱和粮票,并再三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。

后来,方志敏的安葬事宜因为一些原因被搁置。1964年5月21日,江西省副省长致信中央办公厅汪东兴,请求毛主席为烈士墓碑题词。随后,毛主席亲笔写下“方志敏烈士之墓”几个大字。

毛主席一生中亲笔题写的墓铭并不多,而这也是毛主席题写的最后一个墓铭。看来,对于这位曾经对革命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,毛主席有一种特殊的感情。



方志敏墓碑

1977年,是方志敏牺牲的42周年,他也终于迎来了一个隆重的葬礼。安葬仪式由省委领导杨尚昆主持,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全都献上花圈,以表达对这位英雄的怀念。

1981年10月,定居在香港的胡逸民,听闻方志敏遗骨找到的消息后,在家人的陪同下,来到方志敏的家乡。

当他艰难的走完那一步步台阶,来到方志敏的墓前,泣不成声的喊道:“志敏啊,我的囚友,我没有忘记你的嘱托,我完成了你的重托……”

尽管两人只有短短数月的交情,但这份友谊,却让胡逸民永生难忘!

方志敏曾在《可爱的中国》文稿中写道:

“到那时,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,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,欢歌替代了悲叹,笑脸替代了哭脸……生之快乐将替代死之悲哀,明媚的花园,将替代凄凉的荒地……”

这一切,如今已经成为现实,烈士可以安息了……

下一篇       上一篇